足少阳胆经之简称。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见《滇南本草》。即法罗海,详该条。
证名。指胃脘部悬空感,与嘈杂相近似。《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参见嘈杂条。
【介绍】:南宋医家。所撰《胡元质经效方》,为江淮一带医家所推重。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见《本草经疏》。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四明(今浙江宁波南)人。正统间(1436~1449年)任太医院使。精通药性,临证效果较好。编有《试效神圣保命方》一书,后经方贤编定,改名《奇效良方》。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引致痘疮(天花)之邪毒。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故称为“痘毒”。《医学正传》卷之八:“盖因胎毒藏于命门,遇岁火太过,热毒流行之年,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