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竹蠹虫

竹蠹虫

《中药大辞典》:竹蠹虫

药材名称竹蠹虫

拼音Zhú Dù Chónɡ

出处《纲目》

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幼虫

原形态体形小而细长,长约5毫米,亦褐色。头部隐于前胸下,触角1对,从眼前直出,分11节,末端呈棍棒状。口器适于咀咬,上唇突出,大顋端具2齿,小顋须呈长丝状。前胸节能转动,翅2对。前翅为角质坚固的翅鞘,上有多数纵行的隆起;后翅膜质,适于飞翔。足3对,各有跗节5节。

幼虫蠹入老竹或竹制器具内,蚀害竹质。竹秆旁有小孔而落粉屑者,即被害处。

功能主治《纲目》:"治小儿蜡梨头疮,取慈竹内者,捣,和牛溺涂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蠹虫

药材名称竹蠹虫

拼音Zhú Dù Chónɡ

英文名bamboo moth

别名竹子虫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竹蠹,生诸竹中,状如小蚕,老则羽化为硬翅之蛾。

来源药材基源:为粉蠹科动物褐粉蠹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tus brunneus Steph.

采收和储藏:老竹或竹器的竹竿上,有蛀孔而落粉屑者,即有竹蠹虫,劈开,取出。

原形态褐粉蠹,体形小而细长,长约5mm,亦褐色。头部隐于前胸下,触角1对,从眼前直出,分11节,末端呈棍棒状。口器适于咀咬,上唇突出,大腮端具2齿,小腮须呈长丝状。前胸节能转动,翅2对。前翅为角质坚固的翅鞘,上有多数纵行的隆起;后翅膜质,适于飞翔。足3对,各有跗节5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于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去湿;敛疮。主秃疮;聤耳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蜂药材名称竹蜂拼音Zhú Fēnɡ别名乌蜂、熊蜂、象蜂来源为膜翅目蜜蜂科昆虫竹筒蜂Xylocopa dissimilis (Lep.)的干燥全体。秋冬较易捕捉,当蜂群居

  • 羊洪膻

    药材名称羊洪膻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克山病,心悸,气短,咳

  • 羊七莲

    药材名称羊七莲拼音Yánɡ Qī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elliptica(Thunb.)Ching[Polypodium ellipti

  • 金丝李

    药材名称金丝李拼音Jīn Sī Lǐ别名碎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李的枝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paucinervis Chun et Ho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南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药材名称南山藤别名假夜来香、各山消、苦凉菜、帕格俄姆、帕空耸[傣语]、苦菜藤、通光散、团叶藤来源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

  • 画眉草

    《中药大辞典》:画眉草药材名称画眉草拼音Huà Méi Cǎo别名榧子草(《植物名实图考》),星星草(《植物名汇》),蚊子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禾本科植

  • 蒸饼

    药材名称蒸饼拼音Zhēnɡ Bǐnɡ别名馒头饼(《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面和以酵糟的加工制成品。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太阴、

  • 黄水芋

    药材名称黄水芋拼音Huánɡ Shuǐ Y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根及根茎。9~10月采。原形态血水草,又名:广扁线,捆仙绳。多年生草本,含红黄色汁液。根状茎

  • 大管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白骨走马、鸡卵黄、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

  • 蜈蚣藻

    药材名称蜈蚣藻拼音Wú Gōnɡ 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