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粗理

猜你喜欢

  • 饿虎扑食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仰掌置于腰间,两掌前推,边推边旋臂,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同时腰部也随势前俯,前腿得势似冲,后腿使劲伸直,然后握拳收回至腰间。

  • 泻肝火

    即泻肝。详该条。

  • 胻疽青烂

    病名。《本草纲目》卷五十上豕屎:“生于腨胫间,恶水淋漓经年,疮冷败为深疽。好肉虚肿,百药不瘥,或瘥而复发。”根据描述,很似臁疮,详该条。

  • 草珊瑚

    见《南越笔记》。为石花菜之别名,详该条。

  • 气虚则寒

    指阳气不足出现阴寒的病机。阳气不足则不能温养脏腑,致使脏腑的活动和代谢功能相应减弱,出现恶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白舌淡、尿清便溏、脉沉迟或细弱等虚寒症状。《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 羊角菜

    见《救荒本草》。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 和凝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法医学家。于936~957年间与子和撰《疑狱集》。该书在平反冤狱、抉摘奸慝中发挥了历史作用。为宋慈《洗冤集录》的成书创造了条件。

  • 胁下痛

    证名。指季肋部疼痛。《灵枢·本藏》:“肝偏倾则胁下痛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参见两胁痛、两胁下痛、留饮各条。

  • 胎病潮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儿在胎中,孕母曾患疟疾,或为邪热所伤,儿受其气,生后出现潮热,热来之前,身体寒战,牙关紧急。治宜调其阴阳,阴阳自和,其热自退。

  • 热敷止痛法

    外治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即在未破皮之软组织损伤处用药物进行热敷,藉以达到散瘀消肿、活络止痛之目的。亦可用海桐皮汤为末装袋内热敷,或以食盐炒后热敷。以疼痛缓解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