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吹风

红吹风

药材名称红吹风

拼音Hónɡ Chuī Fē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火筒树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indica(Burm.f.)Merr.[Staphylea indica Burm.f.;L.mubraculifera C.B.Clark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全年或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火筒树 小乔木,高4m以上。小枝褐色,有纵细条纹,无毛;无卷须。叶为二回单数羽状复叶,长1m或更长,总叶柄圆柱形,长达20cm,无毛,有纵条纹;小叶大小不等,披针形、宽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5-19cm,宽6.5-9.5cm,先端长尾尖,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侧脉6-14对,在近叶缘处汇合;小叶柄长3-10mm。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在小枝上部与叶对生,长7-13cm;花淡绿色,花梗长3-5mm;花萼5裂,裂片卵圆形;花瓣5,基部合生,花开后外弯;雄蕊5,合生成筒状,花药藏于花盘内,互相粘合;花盘筒状,顶部有裂齿;子房5室,长约1mm。浆果扁球形,直径6-8mm,熟时黑色。种子5-6颗。花期5-8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左右的山地、河谷、溪边及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竹(鼠留)子牙

    药材名称竹(鼠留)子牙拼音Zhú ( Shǔ Liú ) Zǐ Yá英文名Bamboo rat teeth别名竹鼠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齿。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竹节树

    药材名称竹节树拼音Zhú Jié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竹节树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llia brachiata(Lour.)Merr.[Di-atoma brachiata

  • 柞木根

    《中药大辞典》:柞木根药材名称柞木根拼音Zhà Mù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秋后挖取根部,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性味

  • 龙眼树皮

    《中药大辞典》:龙眼树皮药材名称龙眼树皮拼音Lónɡ Yǎn Shù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皮的韧皮部。功能主治治疳积,疔疮。①《岭南采药录》:"能杀虫,可洗疳疮。"②《南宁市

  • 刘寄奴

    《中药大辞典》:刘寄奴药材名称刘寄奴拼音Liú Jì Nú别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

  • 伞形梅笠草

    药材名称伞形梅笠草拼音Sǎn Xínɡ Méi Lì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伞形喜冬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maphila umbellata(L.)W.Barton(Pyro

  • 红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七药材名称红毛七拼音Hónɡ Máo Qī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来源为小檗科牡丹草属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 (Max

  • 凤眼果壳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壳药材名称凤眼果壳拼音Fènɡ Yǎn Guǒ Ké英文名风眼果荚(《岭南采药录》),苹婆壳(《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壳。

  • 雌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雌黄药材名称雌黄拼音Cí Huánɡ来源硫化物类矿物Auripigmentum。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祛痰,化瘀,解虫蛇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