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鱼鳖金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乳香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檀香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支沟,见该条。
书名。又名《痘疹世医心法》。12卷。明·万全撰。刊于1568年。卷1~8阐述痘症的特点,以及发热、出见、起发、成实、收质、落痂、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卷9疹毒;卷10妇女痘疹;卷11~12为治疗
【介绍】:见张筱衫条。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以右腿为例,右手扶凳,左手撑左膝(或两手同撑左膝),身微向左侧前倾,右腿屈髋膝迅速向后蹬后收回,逢二数使足落地。适用于治疗胯膝部疾患。
证名。指肝气实或气郁化火而致的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肝火胁痛,肝火盛而胁痛者,肝气实也。其人气收善怒。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又云,肝气实则怒是也。其脉当弦急数实。其口当苦酸,其痛
见《药材学》。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