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热经纬》卷五。即甘露消毒丹,见该条。
见《中药志》。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
出《脉经》。指月经,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异痘之一。痘疮初见于面部,独鼻梁左右密集,其他部较少的症状,此热毒郁聚于肺,多属险症。治宜内服黄连解毒汤。
推拿方法之一。又称捏积。治疗疳积方法。也可用于治疗遗尿、失眠及其他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手法:首先使患儿裸露背部,平卧,术者立于左侧背后,两手半握拳,两手食指抵于脊背上,用中指第二节与拇指挟起皮肉,自下向
①病证名。又称水泄、注泄、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若肠胃虚弱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蒙筌》。即独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