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

病证名。指在两次月经之间,即细缊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或伴轻微腹痛、腰痠的病证。亦称经间出血。常因肾阴虚湿热血瘀所致。因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阳不足精血亏损,于絪组之时、阴虚火伏、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致出血者,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无块,腹不痛,头昏腰痠,大便结,小便黄,治宜滋阴止血。方用两地汤二至丸;若宿有湿热,蕴伏下焦,絪缊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致出血,症见出血量少或多,色红质粘腻或兼赤白带赤带。神疲乏力,骨节痠楚,胸闷纳呆,治宜清热除湿止血,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当归阿胶、加小蓟茯苓薏苡仁苍术;若胞脉宿有瘀滞,经间期阳气内动,血因瘀滞不得流通,损伤胞络,致出血,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两侧刺痛,治宜化瘀止血,方用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光剥如猪肾舌

    舌面无苔,光滑如镜,像剥膜猪肾,色彩鲜艳,乃肝肾阴亏之候。宜滋补肝肾。

  • 浴儿法

    出《千金要方》卷五。洗浴婴儿,是为初生婴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具有防止皮肤病和疮疖的作用。洗浴的水,前人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成,临浴时,要选择在无风的地方,洗浴的时间要适可而止,注意脐带的干燥,

  • 推板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紧紧按住肌肉,进行与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向前推压或向后扳动,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牵伸而放松。常用以治疗软组织劳损、痉挛、粘连等引起的痠痛等症。

  • 二间

    经穴名,代号LI2。出《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荥(水)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动、静脉的指背及指

  • 头旋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五。指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又称头晕。《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详头晕条。

  • 朱丹溪

    【介绍】:见朱震亨条。

  • 心郁

    五脏郁证之一种。《赤水玄珠》卷十一:“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黄连、石菖蒲。”参见五脏郁证条。

  • 项听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家。字彦章。原籍永嘉(今浙江温州),后迁余姚。幼好方术,后专攻医书,曾得到韩明善所藏方论,并从陈白云学医,与名医朱震亨、葛可久等讨论医学,后又从太医院使张延玉学按摩术

  • 陈良有

    【介绍】:见陈念祖条。

  • 心善

    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