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

病证名。指在两次月经之间,即细缊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或伴轻微腹痛、腰痠的病证。亦称经间出血。常因肾阴虚湿热血瘀所致。因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阳不足精血亏损,于絪组之时、阴虚火伏、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致出血者,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无块,腹不痛,头昏腰痠,大便结,小便黄,治宜滋阴止血。方用两地汤二至丸;若宿有湿热,蕴伏下焦,絪缊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致出血,症见出血量少或多,色红质粘腻或兼赤白带赤带。神疲乏力,骨节痠楚,胸闷纳呆,治宜清热除湿止血,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当归阿胶、加小蓟茯苓薏苡仁苍术;若胞脉宿有瘀滞,经间期阳气内动,血因瘀滞不得流通,损伤胞络,致出血,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两侧刺痛,治宜化瘀止血,方用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三解散

    《幼幼集成》卷四方。人参、防风、天麻、郁金、白附子、大黄、黄芩、僵蚕、全蝎、枳壳、薄荷、赤芍药、甘草、灯心。水煎服。治小儿露丹,症见小儿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青色暗,夜间烦啼,脸如胭脂,

  • 精宁

    推拿穴位名。又名精灵。①位于腕背横纹的桡侧端。有祛风、化痰、镇惊等作用。《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②位于手背第4~5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半寸处,约与外劳宫

  • 田鸡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 真阳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 鼠粘子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词中“每月”似应为“某月”。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的规律者。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

  • 羊角菜

    见《救荒本草》。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 上膈

    《灵枢经》篇名。本篇首论气为上膈之证,故名。内容从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症状和疗法。

  • 江东脚气

    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 人体部位名。指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弯,。《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