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参见翳条。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宏翰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淳古。益州(今四川成都)人。精通医学,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医学正,撰有《难经本旨》一书。
休息痢类型之一种。见《症因脉治》卷四。由外感失表,过早止涩,邪伏肠胃所致。详休息痢条。
病证名。又称气晕。《证治汇补·气郁眩晕》:“七情所感,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症见头目昏眩,精神抑郁,心悸怔忡,时时面部发热,眉棱骨痛,嘈杂恶心,脉沉等。治宜解郁化痰,安神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即拉法。《世医得效方》:“理腰痛,病人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起三卧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