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杉木节之简称,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出《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隐疹,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冬瓜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寿世保元》卷八:“治小儿患溃耳,出脓水成疮,以蚯蚓粪吹耳中。”聤耳的别名。参见该条。
指手五里穴。《灵枢·小针解》:“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五里穴为禁刺穴,如频频施刺,就会使阴气被夺而死。
病证名。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症因脉治》卷一:“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或饮食入胃,从半边而下,此淤血痛也。”《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
七方之一,方剂之小者。对于邪气轻浅而无兼证的可用小方。《儒门事亲》卷一:“小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盖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两微而少,服而频之小方,徐徐而呷者是也。病无兼证邪气专,可一二味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