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金代医生。太医院判官。1200年(承安五年)曾赴西夏为桓宗李纯佑母治风病。
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黄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急病。指突然发生的剧烈水泻病证。以其病势紧急,病情紧要,故以“紧”名。《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本病可见于急性肠胃炎、
经穴名。代号SJ16。出《素问·气穴论》。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部外侧,颞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另说“完骨下,发际上一寸”(《千金要方》);“风池上
【介绍】:元代医生。字寿朋。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精通医术,用药不拘于古方,疗效很高。后任郡医学提领。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见审视瑶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