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十水条。
出《新修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背脊天柱骨(第七颈椎)以下的第二胸椎的棘突部分。《医彀》:“肩胛际会处为三柱骨。”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即脑。见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生。任建宁(今福建建瓯)府判,精于伤寒,撰有《伤寒百问歌》4卷。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