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由肺胃伏热与外邪相合而成。症见悬雍垂肿起,色白如鱼鳞状者。《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之下,与松子风相似,但微肿处起白点,日久白点变成鳞,其鳞向下者是。”治宜清热宣散。用六味汤、紫地汤等加
见《本草便读》。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腹中论》。指大小便皆出血,详见便血、溺血等条。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眉疽。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不论何时何风,见之则流热泪频频,原由肝胆肾水津液不足,窍虚不密,而风邪引出其泪也。”
即红中黑纹舌。详该条。
指在一般情况下经脉气血之多少。《素问·血气形志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病名。见《囊秘喉书》。鏁,同锁(《集韵》)。即锁喉风。参见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