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十怪脉之一。又称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状。
脉诊的一种测候方法。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候;寸口脉法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候。详三部九候条。
闷瘄之一。系饮食不节,食积内停,以致疹难透出的证候。其症面色微黄,四肢倦怠,吞酸嗳腐,身热口燥,胸膈痞闷,甚至肚腹坚实,昏睡气急,大便不通。治宜消食透疹,用宣毒发表汤去甘草,加山楂、麦芽以消其食;莱菔
即泻肝。详该条。
病名。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见《古今医鉴》卷九。即喉闭。见该条。
见《神农本草经》。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介绍】:见朱颜条。
【介绍】:元代医家。安徽青阳人。著《干金圣惠方》一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