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顾德华条。
严寒的气候能伤害人的经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因寒邪侵入,留滞于经络筋肉关节,使经络踡缩,气血运行受阻之故。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症生于龟尾穴下,下身一段及背脊骨上皆红肿作痛,潮热身重……漏孔出脓极多。”治法:先用化肉膏外贴,至肉黑时以针拨开,则脓随针出,排脓后于孔内插药三次,促其脓干,内服中九丸
证名。出《素问·气厥论》。又名溲血、尿血。指血随小便排出而无疼痛者。详尿血条。
出《广西志》。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诊治折伤之要领。医者在检查诊断或整复治疗过程中,用手触摸损伤,并对触摸所得的异常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作出确切的结论,以便在整复施术时做到心中有数。
【介绍】:清代医生。字山寿。笠泽(今江苏吴江)人。辑《急救应验良方》(1872年刻行)、《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刻行)等书,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
病名。心瘥的俗称。《证治准绳·杂病》:“心瘥,亦痰饮所致,俗名饮瘥。”详心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阳气素虚,阳虚内寒影响胎元,症见吞酸吐酸,或呕恶、胀满、泄泻,以致胎寒不安。宜温阳散寒,佐以安胎,用理阴煎(熟地、当归、炙草、干姜)为主。若脾肾两虚,或呕,或胀加
病名。即鸡痫。见《圣济总录》卷十五。因痫发声如鸡鸣故名。参见癫、痫、六畜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