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中风

肾中风

古病名。又名肾脏中风。风邪入中于肾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腰痛不得俯仰。《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肾中风,踞而腰痛。”参见肾脏中风条。

猜你喜欢

  • 龙口含珠风

    病名。系指发生于咽后部的血泡。发生于悬雍垂下端的叫悬旗风;发生于上腭的叫飞扬喉。多因肺胃火毒上炎,或过食醇酒厚味所致。《喉科心法》卷上:“帝丁两旁,或大舌尽根,或喉关上腭,发一紫血小泡,顷刻肿大,妨碍

  • 鼻准

    ①体表部位。又名准头、鼻尖、面王。为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今解剖学名鼻尖。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②经穴别名。出《奇效良方》。即素髎。见该条。

  • 合邪

    ①内外邪气相合为病。《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

  • 五官之一。为听觉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赖肾气的和调。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脾、肝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耳与

  • 黄病

    病名。指身体面目皆变黄的病证。即黄疸。《太平圣惠方·黄病论》:“黄病者,一身尽疼发热,面色洞黄,七八日后壮热,口里有血,当下之,如猪肝状,其人小腹满急。若其人眼睛涩疼,鼻骨痛,两膊及项强,腰背急,即是

  • 神效栝蒌散

    《集验背疽方》方,又名括蒌散。大栝蒌二个,当归(酒洗)、甘草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酒煎分三次服;药渣敷患处。治乳痈,痈疽瘰疬,便毒。《疡医大全》亦有本方,但无乳香。

  • 后蹬

    病证名。清·员从云《产科一得》:“后蹬,临产时儿头偏抵谷道。名虽有多云,皆偏产也。此因子方投奔出路,母错用力逼迫。”相当于枕后位。参见偏产条。

  • 神茧散

    《疡科选粹》卷五方。蚕茧一个。纳男子指甲于茧中,以满为度,外用童发缠裹,烧灰存性,为末,用蜜调敷患处。治痔疮。

  • 气分热

    热之在气分者,一般以实热为多。参见气分证条。属虚热者,宜清心莲子饮,或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之类。

  • 片玉痘疹

    书名。又名《万氏秘传片玉痘疹》。13卷。明·万全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专论痘疹。卷1~2为痘疹碎金赋及痘疹西江月二赋;卷3~4为痘疹始终验方及歌;卷5~12为痘疹总论,并分论发热、见形、起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