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虚带下

肾虚带下

病证名。多因早婚,分娩过多,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寒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症见带下量多,淋沥不断,清稀如水,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觉凉,大便稀薄,尿液清长。治宜温阳补肾。方用内补丸。如日久不止,势有滑脱现象者,于前方加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金樱子以加强固涩止带;若年老体衰,带下如注者,可酌加人参升麻,以补气升提固摄

猜你喜欢

  • 时计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西番莲之别名,详该条。

  • 三部九候论

    《素问》篇名。主要讨论三部九候的诊脉法。以人身上中下分为三部,每部又以天地人分作三候,三部综合,共得九候。篇中指出三部九候脉必须相应,否则即属病态,并提示脉症合参的重要性。本文从三部九候的变化,了解病

  • 沉痔

    古病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涩为不月,沉痔。”即痔下垂。参见内痔条。

  • 茹藘

    见《诗经》。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 跌打回生散

    即回生第一仙丹,见该条。

  • 金铃子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 椿根白皮

    见《经验方》。即椿白皮,详该条。

  • 血块痛

    病名。王肯堂《胤产全书》:“产后儿枕块痛俗名血块痛,宜服三圣散(当归一两,延胡索、桂心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童便或热酒调下)。”详儿枕痛条。

  • 陈伯坛

    【生卒】:1863~1938【介绍】:字英畦。广东新会人。博览经史,尤好《周易》,潜心医学。曾中举,然无意仕途,专心研讨仲景之学。清末曾任广东省陆军军医学堂中国医学总教习。1924年,应邀主办中医夜学

  • 颐(gèn 亘)

    即下颌支髁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