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铅丹二两,炒铅粉、白蜡各一两,乳香、没药、儿茶、樟脑、松香各三钱,轻粉一钱,血竭五钱,冰片、麝香各五分,铜绿三分,炒地龙粪一两五钱。为细末,先用葱汤洗湿疮口,后掺此药于患处。治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见《金匮要略》。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见该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又称稳婆。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类中风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又名痰中。指痰湿酿热生风而致突然昏仆之证。《医学心悟·类中风》:“湿中者,即痰中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则湿从内受。或山岚瘴气,久雨阴晦,或远行涉水,坐卧湿地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而及早治疗,故名。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地、四时、五行、三部九候,全面审察。
见但欲寐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胎水肿满。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