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脱囊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奇效良方》:“体骨四穴,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壮。”《针灸大成》名髋骨。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
病名。疟疾的一种。①指疟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见《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劳疟候》:“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症见寒热不止,或发
脉象。脉伏而搏指。《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易患,分两种类型。①发于夏秋之间,起病急骤,互相传染。由暑湿之邪侵入肺经,郁于皮肤而成。初起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楚,皮薄光泽,顶白根红,破流滋水,蔓延迅速。即脓疱疮。治
见青灵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红丝疔。见该条。
皮肤纹理细小致密。《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