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生于正疔左侧,仍照常法治之。见疔疮条。
参见产育保庆集条。
即消积通经丸,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经验方。见《中华医学杂志》1975;(6)。丹参、赤芍药各15克,桃仁9克,三棱、莪术各3~6克。水煎服。用于子宫外孕腹腔内血液已凝成血肿包块者。实验研究:有扩张血管作用;有促进消除腹盆腔血液或血肿包
病名。痉病的一种。与刚痉相对而言。一作柔痓。症见身热汗出,颈项强急,头摇口噤,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脉沉迟。《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一作柔痉)。《金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熊飞条。
①指肺。《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②指两手之三阴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