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即狗尾草,详该条。
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肋疽。见该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一。即临产。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皮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3卷。清·屠道和撰于1863年。本书收载药物500余种,根据药性将药物分为平补、温补、补火、滋水、温肾、温涩等31类,又续增二品(类)。附录为日食菜物及脏腑主治药品。本书系参考多种本草文献
详新感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丝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补阴。详该条。
【介绍】:见朱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