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著有《济世万全方》1卷,佚。
病证名。指眩运因风痰结聚胸中,壅遏清阳所致者。《医碥·眩晕》:“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儒门事亲·风门》:“凡头风眩运,手足麻痹,胃脘发痛,心腹满闷,按如水声,可用独圣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六。即狐疝,详该条。
【介绍】:见汪绂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又名鸡眼。本病因鞋紧窄,或足骨畸形,局部长期受压、磨擦,使皮肤局限性增厚而成。多生于足底前端或足趾部。数目不一,似豌豆大,状如鸡眼,根部深陷,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膝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痉证之一。外感寒邪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儿难》:“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寒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