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脓见愁

脓见愁

《中药大辞典》:脓见愁

药材名称脓见愁

拼音Nónɡ Jiàn Chóu

别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锦葵科植物柴胡。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灌木,直立或披散,杖被极短星状毛。叶卵形、近圆形或倒卵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被星状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短星状毛,边缘具浅锯齿;叶柄长约2~5毫米,被星状绵毛;托叶钻形,约与叶柄等长,疏被毛;花单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梗长约5毫米,有时花后伸长达2厘米,被星状毛;花萼杯状,长约5毫米,外面被星状毛并混生柔毛;花冠黄色,雄蕊管疏披毛,果实半球形,直径约6毫米:分果丬6~8个,具2条芒,芒长约2毫米,被短粗毛,果皮薄膜质,背部被短毛:种子无毛。花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于村旁或田野、疏林下,分布华南。

性味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拔毒。治疮疖、蜂蟹伤。

复方①治疮疖肿痛:脓见愁适量,加黄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②治蜂蟹伤肿痛:脓见愁适量,捣烂,敷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脓见愁

药材名称脓见愁

拼音Nónɡ Jiàn Chóu

英文名Leaf of Alderleaf Sida

别名拔脓膏、脓见消、黄花稔、小柴胡黄花母、黄花草、地马桩、地膏药牛筋麻、牛肋筋糯米药、砂宁根、地旁草、地旁蒟。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桤叶黄花稔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alnifoli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叶,鲜用;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桤叶黄花稔直立亚灌木或灌木,高1-2m。小枝细瘦,被星状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8mm,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常短于叶柄;叶片倒卵形、卵形、卵状披针形至近圆形,长2-5cm,宽8-30cm,先端尖或圆,基部圆至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星状柔毛,下面密被星状长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中部以上具节,密被星状绒毛;萼杯状,长6-8mm,被星状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黄色,直径约1cm,花瓣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长4-5mm,被长硬毛。果近球形,分果丬6-8,长约3mm,具2芒,被长柔毛。花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毒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复方①治疮疖肿痛:脓见愁适量,加黄糖少许,捣烂敷患处。②治蜂螫伤肿痛:脓见愁适量,捣烂,敷伤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盲肠草

    药材名称盲肠草拼音Mánɡ Chánɡ Cǎo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

  • 竹凌霄

    药材名称竹凌霄拼音Zhú Línɡ Xiāo别名宝铎草、石竹根、倒竹散、百尾笋、小伸筋草[陕西]来源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长蕊万寿竹Disporum bodinieri (Levl.

  • 栗壳

    《中药大辞典》:栗壳药材名称栗壳拼音Lì Ké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性味《纲目》:"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①孟诜:

  • 野菱

    药材名称野菱拼音Yě Línɡ别名刺菱、菱角出处1.《纲目》云:“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2.《纲目拾遗》记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六桥一带多有之,以其四角尖

  • 午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午时花药材名称午时花拼音Wǔ Shí Huā别名半支莲、草杜鹃来源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以地上全草入药。四

  • 异型莎草

    药材名称异型莎草拼音Yì Xínɡ Suō Cǎo别名咸草((苏南种子植物》),王母钗(《泉州本草》)。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白僵蚕

    《中药大辞典》:白僵蚕药材名称白僵蚕拼音Bái Jiānɡ Cán别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出处《本经》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

  • 沙塘木

    药材名称沙塘木拼音Shā Tánɡ Mù别名降真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心材或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半晒干或阴干备用。原形态山油柑,又

  • 粟米泔汁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药材名称粟米泔汁拼音Sù Mǐ Gān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