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分卷。清·姜天叙撰。刊于1796年。本书重点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并对霍乱、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解放后有排印本。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络脉,见该条。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为末,用大枣十二枚(擘),先煎枣,取二升,内上药三方寸匕,更煎取一升一合,分二次服,以吐下为知,不知重服。治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
见异经选穴法条。
①器械名。《喉风论》:“内针长六寸,其锋遍以竹杆套之,外露锋二分,其利如刃。凡口内红肿至牙床者以此破之。有格则不深入,故套竹杆于外也,其针如刃利欲其速破也。”②出《灵枢·官针》。内,音nà纳。内针,即
【介绍】:参见苏敬条。
选穴法之一。出《素问·咳论》。指六腑病变当取位于足三阳经的有关下合穴进行治疗。参见合治内腑条。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四方。赤茯苓、白术(土炒)、苍术(米泔水炒)、黄芩、栀子、泽泻、生甘草、连翘、茵陈、枳壳(麸炒)、玄明粉各一钱。加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前服。治火赤疮属湿热盛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黄柏数斤。入粪坑内浸一百日取出,入黄土内埋三日,取出晒干,研细末,如疮有水干掺;干则用蜜调敷。治湿毒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