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胃论

脾胃论

  • 脾胃论

    序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脾胃胜衰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肺之脾胃虚论升阳益胃汤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制方通气防风汤羌活胜湿汤用药宜禁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卷中气运衰旺图说饮食劳倦所伤始为

  • 脾胃论

    书名。3卷。金·李果撰。约刊于十三世纪。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李氏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并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予以阐析。书中对于饮食劳

猜你喜欢

  • 萧文休

    【介绍】:见萧吉条。

  • 清热镇惊汤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柴胡、薄荷、麦门冬、栀子、黄连、龙胆草、茯神、钩藤、甘草、木通、灯心、竹叶。水煎,调朱砂末服。治小儿急惊,壮热烦急,面红唇赤,痰壅气促,牙关紧急,二便秘涩,脉洪数

  • 胎前脚气

    病证名。清·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妊娠下元虚怯,寒气所淫,因寒从足起,故两脚胫肿痛,名曰脚气。宜鸡鸣散(苏叶、木瓜、广皮、吴萸、生姜、桔梗、槟榔)治之。”

  • 猕猴桃叶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叶。苦,凉。清热解毒。治乳痈,鲜叶一握和酒糟、红糖捣烂,加热外敷,早晚各换一次;治烫伤,鲜叶加石灰少许捣

  • 橐吾

    出《质问本草》。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 拯伤接命丹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三十引郑老七方。紫金皮、官桂、大茴香、甘草节、川芎(姜汁炒)、草乌(姜汁炒)各等分。为末,沙糖调酒送下。年壮而伤重者,每服三钱;老弱而伤轻者,每服一钱半,服后身上应少发麻,须

  • 肺损咯血

    病证名。指久咳肺络损伤之咯血。初起宜清肺宁络,用薏苡仁散(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日久气血两虚,客热不除,咳嗽咽干,多唾涎沫,血色鲜红者,宜补益气血,健脾和络,用大阿胶丸(见《丹溪心法·吐血》

  • 肺燥久咳

    证名。肺经津液干枯而引起的咳嗽。多系久病热郁,耗伤津液,肺经枯燥所致。因肺为清虚之脏,主肃降,肺失津液滋濡,则肃降失职而致气机逆乱,因而咳嗽,低热,痰少而带血丝,或鼻出血,间或气促,舌红苔少。治宜清润

  • 吴瑞甫

    【生卒】:1871~1951【介绍】:字锡璜,号黼堂。福建同安人。早年习儒,光绪间(1875~1908)中举人,授广西候补知县。家世业医,已历七代。其祖父以词章之学无补于世,勉其继承家学,乃受其父吴筠

  • 小儿痉病

    病证名,指小儿四肢痉挛的病证。清·吴鞠通《解儿难》分痉病为九大类,即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分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