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腹通谷

腹通谷

经穴名。代号KI20。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4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4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葛玄

    【介绍】:著名的养生方士,字孝先,世称葛仙翁,三国时代吴国人,从左慈为师,得《九丹液仙经》。

  • 西方子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 胃虚热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虚热。详该条。

  • 柳谷孙

    【介绍】:见柳宝诒条。

  • 经络诊视图

    见脉诀启悟注释条。

  • 简易备验方

    验方著作。即《订补简易备验方》,又名《万病验方》。16卷。明·胡正心等撰。刊于1641年。书中集录中风、伤寒、瘟疫、暑证等59类包括各科病证的单方验方。现存明刊本。

  • 鸡髻花

    见《闽东本草》。即鸡冠花,详该条。

  • 湿痰

    痰证之一。①《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多由外感而生。治宜山精丸、三仙丸等。②指痰湿聚于脾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

  • 新加木贼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木贼一钱半,淡豆豉、夏枯草、焦栀子各三钱,桑叶、制香附、牡丹皮各二钱,炙甘草五分,鲜葱白三枚,鲜荷梗五寸。水煎服。功能和解少阳。治寒热往来,热重寒轻者。

  • 寒疫论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