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臭苏

猜你喜欢

  • 边鳅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四:“边鳅喉,形似鳅鱼,红肿一条,自腮边肿自喉中,头大尾小。头在上,名上水边鳅,头在下为下水边鳅,皆俗名也。”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喉痛异常。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先以人参败毒饮发表

  • 齿距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有齿断上长出如鸡足距,长约一二寸,误触之则痛连心。”生于上龈者系足阳明胃经之毒,生于下龈者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毒。治宜清泻阳明热毒。可选用清胃散、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加减。

  • 阴精石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 珠突出眶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目珠子脱出、肝胀。多由热盛火炽,外伤等致目珠暴然突出于眼眶,“与鹘眼证因滞而慢慢胀出者不同”(《张氏医通》卷八)。由火热所致者,宜清热泻火,用清凉膏加减;由外伤所致者

  • 针刺感应

    简称针感,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

  • 女科旨要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 医宗撮精

    见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条。

  • 肠痛

    出《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 少食而肥

    指食纳虽少但体肥胖的病态。《脾胃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 颈项强痛

    证名。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见《证治准绳·杂病》。常可与项强、项痛、颈肿并见。《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感受风寒湿邪,则项强。风热胜,宜加味小柴胡汤;湿胜,宜加味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