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疳

舌疳

病舌。亦名舌菌。《医宗金鉴》卷六十六:“舌疳心脾毒火成,如豆如菌痛烂红,渐若泛莲难饮食,绵溃久变瘰疠风。”本病发于舌部。多由心脾二经毒火上炎所致。初则舌肿如豆,渐之肿如菌样,头大蒂小,故亦称之曰舌菌。局部糜烂,色红痛剧,继之则舌肿如莲花,如鸡冠样,舌体因肿而缩短。饮食语言受碍,颈项及下颌结块,坚硬而肿痛。若顶虽已破溃,然其余部分仍坚硬肿痛如未破溃者,谓之绵溃。甚则穿透舌体及腮部,所食之汤水,皆漏出者,谓之瘰疠风。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可选用导赤散犀角地黄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本病类似今之舌癌。

猜你喜欢

  • 鬓脚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 鬼宫

    十三鬼穴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沟。

  • 奇邪

    ①留于大络之邪。《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②特殊的邪气。《灵枢·口问》:“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

  • 双美丸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 李念莪

    【介绍】:见李中梓条。

  • 凌蛰庵

    【介绍】:见凌德条。

  • 肾气游风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肾游风、腿游风。因肾火内蕴,外受风邪,郁蒸肌肤而成。多发于腿胫。症见皮色红肿,形如云片,游走灼痛。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内服双解通圣散或黄连解毒汤。外敷金黄散或用豆

  • 干燥。《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

  • 面无血色

    指面部缺少血气,失去红活润泽的病色,常伴见口唇、指甲色淡白等血虚症候。可见于各种衄血、下血、吐血、失血病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

  • 痟肾

    病名。三消之一。又名消肾。《太平圣惠方·治痛肾诸方》:“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熟干地黄散方。……治痟肾,肾气虚损,发渴,小便数,腰膝痛,肾沥圆方。”亦可选用白茯苓圆、肉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