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胀大

猜你喜欢

  • 燎眉蒿

    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 包谷心

    见《重庆草药》。为玉米轴之别名,详该条。

  • 象豆

    出《南方草木状》。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 婴幼疮疡治法

    见《外科启玄》卷二。婴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脆弱,若患痈疽,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不可用峻猛之剂。

  • 脚后跟穴

    出《备急千金要方》。位置同女膝穴。参该条。

  • 蜂窝菊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

  • 枝核

    见《四川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 中暍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①即中暑、中热。《六气感证要义》:“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故中热即中暍,中暍即中暑,暑热暍三字,并无二义。”参见中热、中暑条。②指阴寒之暑证。《证治准绳·

  • 次小指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 便肠垢

    指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可见于热泻、热痢等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医学入门》卷五:“肠垢即热泻,鸭溏即寒泻。”《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