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芥蓝

芥蓝

药材名称芥蓝

拼音Gài Lán

别名芥蓝菜、芥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蓝的根、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采收和储藏:2-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芥蓝,一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而具粉霜。茎直立,分枝,高0.5-1m。基生叶叶柄长3-7cm,叶片卵形,具不规则细齿,不分裂或在基部有小裂片;茎生叶与基生叶近似,但较大,基部常作耳形,叶柄长,基部扩大;生于小枝上的叶呈矩圆形,长8-15cm,不分裂,基部渐狭,不抱茎。总状花序直立,顶生或侧生,开花时渐向上延伸,花柄长1-2cm;花瓣4,白色,间有淡黄色,大而显着才;萼片披针形,绿色,边缘透明,有显着的脉纹,基部渐狭成柄;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9mm,短雄蕊长8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头状。长角果长3-9cm,先端急剧收缩成一长喙。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向阳排水良好、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资源分布:为国原产,为华南地区普遍栽培的冬春季蔬菜之一。

化学成分嫩茎与叶均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与无机盐,芸薹甙(brassicoside)。

药理作用所含芸薹对苯并芘引起的小鼠肺和前胃肿疡和二甲苯蒽经起的大鼠乳腺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性味味甘;辛;性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主风热感冒;咽喉痛;气喘;并能预防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韦药材名称瓦韦拼音Wǎ Wéi别名剑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叶骨牌草、金星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

  • 花叶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竹芋药材名称花叶竹芋来源竹芋科花叶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

  •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拼音Huánɡ Shí Zhī别名黄符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

  • 鼻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药材名称鼻血草拼音Bí Xiě Cǎo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 女金丹

    药材名称女金丹拼音Nǚ Jīn Dān别名三父子、三兄弟、三姐妹、九月豆、三叶青、山乌豆、牛贴额、金飘带、玉扣带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绿叶胡枝子Lespedeza buergeri Miq.,以根、叶入

  • 榛子

    《中药大辞典》:榛子药材名称榛子拼音Zhēn Zi别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山反栗(《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果实成熟后极易脱落,

  • 蛇疙瘩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晒

  • 砂漏芦根

    药材名称砂漏芦根拼音Shā Lòu Lú Gēn别名砂兰刺头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砂蓝刺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ps gmelinii Turcz.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

  • 野苋子

    药材名称野苋子拼音Yě Xiàn Zǐ别名苋菜子、青葙子、西风谷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凹头苋或反枝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aranthus lividus L.[A.blitum au

  • 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蒡药材名称牛蒡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用。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