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草

苦草

《中药大辞典》:苦草

药材名称苦草

拼音Kǔ Cǎo

出处《纲目》

来源水鳖科植物苦草全草

原形态沉水、无茎草本,有匍枝。叶线形,绿色,薄而透明;长短因水的深浅而定,长的达2米,短的不及15厘米,宽约8毫米,先端钝或短尖,有小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极多数,佛焰苞卵形,长约6毫米,生于短柄上,3齿裂,花极小,约与佛焰苞等长,萼片3,无花瓣,雄蕊1~3;花开时由细长的花柄送出水面,使与雌花相会合,雌花单生,佛焰苞管状,通常长约12毫米,极狭,3齿裂,生于一旋卷、线状的长花柄上,浮于水面,受精后始旋卷,将子房拖入水中,以至成熟;花被与雄花相似,子房线形,柱头3枚。果线形,包藏于佛焰苞内,种子多数。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池沼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菠菜甾醇、β-谷甾醇、廿(烷)醇。

性味本经逢原》:"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妇人白带煎汤服。又主好嗜干茶不已,面黄无力,为末,和炒脂麻不时干嚼之。"

②《本经逢原》:"理气中之血,产后煎服,能逐恶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苦草,香窜,味苦伐。胃,气窜伤脑,膏粱柔脆者服之,减食作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经行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苦草

药材名称苦草

拼音Kǔ Cǎo

别名苞壳菊(《广州植物志》)。

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腰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2歧分枝,秃净或被疏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小齿,主脉3条。头状花序无柄或近无柄,腋生或顶生,圆柱状,长约1厘米;总苞数枚,最外层叶状,内层干膜质鳞片状;缘花雌性,舌状,黄色;中间两性花管状,4齿裂。雌花的瘦果扁平,有2撕裂状的翅;两性花的瘦果圆柱形,有小疣,角顶有硬刺。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旷地、沟边。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热解暑,凉血散毒。治癍痧大热,感冒发热;外敷疮疡疔毒。"

②《广西药植志》:"治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草

药材名称苦草

拼音Kǔ Cǎo

英文名Herb of Eelgrass, Herb of Spiral Wildcelery

别名带脚小草、小节草、扁草、韭菜草、面条草、水苗、带子扎、水鳖苦草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苦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llisneria natans(Lour.) Hara [Vallisneria spiralis auct. Non L.; Physkium natans Lour.]

原形态苦草,多年生沉水草本。葡匐枝纤细。叶基生;无柄;叶片长条形,随水深浅而长短不一,长可达2m,短不及15m,宽5-20mm,绿色或略带紫红色,质薄,半透明,全缘或有尖锐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佛焰苞长1.5-2cm,每 佛焰苞内含雄花200余朵或更多,开放时雄花从苞中脱出,浮于水面上,萼片3,大小不等,成舟形;雌花佛焰苞绿色或暗紫色,长1.5-2cm,梗纤细,长30-50cm,开花时伸出水面,受精后花序柄旋卷,将子房带入水中,萼片3,绿紫色,花瓣白色。果实圆柱形,长5-30cm。种子倒长卵形,有腺毛状凸起。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溪流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脱植基叶绿素素(chlorophyllide)a,粉苞苣甾醇(chondrill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二十(烷)醇(eicosan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脾、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止带;行气活血。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苦草,香窜,味苦伐胃,气窜伤脑,膏粱柔脆者服之,减食作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经行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

2.《本草纲目》:妇人白带煎汤服。又主好嗜干茶不已,面黄无力,为末,和炒脂麻不时干嚼之。

3.《本经逢原》:理气中之血,产后煎服,能逐恶露。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降香

    《中国药典》:降香药材名称降香拼音Jiànɡ Xiānɡ英文名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

  • 朝鲜梾木枝

    药材名称朝鲜梾木枝拼音Cháo Xiān Lái M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朝鲜梾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coreana (Wanger.)Sojak[Cornus

  • 大肺筋草

    《中药大辞典》:大肺筋草药材名称大肺筋草拼音Dà Fèi Jīn Cǎo别名肺经草、半边钱(《天宝本草》),脐风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反背红、血经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高山栲

    药材名称高山栲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来源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以根、茎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收敛,

  • 水蛇皮

    《中药大辞典》:水蛇皮药材名称水蛇皮拼音Shuǐ Shé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水蛇"条。功能主治《纲目》:"烧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黄唇鱼心

    药材名称黄唇鱼心拼音Huánɡ Chún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ovolabiata ( Lin).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心

  • 草本威灵仙

    药材名称草本威灵仙拼音Cáo Běn Wēi Línɡ Xiān别名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九轮草、斩龙剑、秆杆升麻、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出处本品是从宋代至清代药用威灵仙品种之一。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山羊肝

    《中药大辞典》:山羊肝药材名称山羊肝拼音Shān Yánɡ Gā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肝。原形态原动物详"山羊血"条。功能主治治夜盲。山羊肝,焙干,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