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茸草

茸草

药材名称茸草

拼音Rónɡ Cǎo

别名菱登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全株被多细胞腺毛。茎圆柱形,粗壮,坚挺,直立,下部木质化,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6-12mm;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具尖锯齿。穗状总状花序顶生,近无梗,长6-20cm;苞片狭披针形;花萼钟状,长5-6mm,萼齿尖锐,钻状三角形,与萼筒等长;花冠黄色,下唇有紫斑,外面多少被毛,花冠筒较花萼约长1倍,上唇先端近于截形,有时凹缺,下唇较长,3裂,有明显的褶襞,花药有长药隔,具柄;子房先端及花柱基部被毛。蒴果长卵形,长5-6mm,密被棕色硬毛。种子黄色,长约0.5mm,表面粗糙。花、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干山坡、岩缝及墙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敛疮。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骨髓炎;皮肤湿疮;疔疮肿毒;顽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鼍甲

    《中药大辞典》:鼍甲药材名称鼍甲拼音Tuó Jiǎ别名鮀鱼甲(《本经》)。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鳞甲。原形态扬子鳄,又名:鮀鱼(《本经》),鼍(陶弘景),土龙(《续博物志》

  • 海桐花

    药材名称海桐花别名海桐来源海桐花科海桐花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功能主治杀虫,外用煎水洗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象胆

    《中药大辞典》:象胆药材名称象胆拼音Xiànɡ Dǎn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胆汁含胆酸,脱氧胆酸

  • 徐长卿

    《中国药典》:徐长卿药材名称徐长卿拼音Xú Chánɡ Qīnɡ英文名RADIX CYNANCHI PANICULATI别名寮刁竹、逍遥竹、遥竹逍、瑶山竹、了刁竹、对节莲、竹叶细辛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斑花杓兰

    药材名称斑花杓兰拼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

  • 水罗伞

    药材名称水罗伞拼音Shuǐ Luó Sǎn别名野京豆、虾须豆、千花豆、大罗伞、坩草[广西]来源豆科水罗伞Fordia cauliflor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

  • 牛奶浆根

    《中药大辞典》:牛奶浆根药材名称牛奶浆根拼音Niú Nǎi Jiānɡ Gēn别名毛天仙果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随时可采。挖取后,洗净

  •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药材名称天蓬草拼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

  • 铃茵陈

    药材名称铃茵陈拼音Línɡ Yīn Chén别名金钟茵陈(《滇南本草》),黄花茵陈、(《植物名实图考》),吊钟草(《南京民间药草》),灵茵陈(《江苏植药志》),吹风草、五毒草、徐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