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董说

董说

【介绍】:

明末清初僧人。字雨若,号南潜。学《易经》于黄道周。明朝亡后,削发为僧,爱好文学书法兼通医学。著书十余种,在医学方面,有《运气定论》一书,已佚。

猜你喜欢

  • 石芾(fú 福)

    【介绍】:南 晚清医家。字寿棠,又字湛棠。安东(属江苏)人。举孝廉,世医,撰有《医源》一书(1861年),总论人身脏腑、五行、阴阳、四诊、内、妇、儿等科,以及用药等。另辑有《温病全编》(1867年)一

  • 久痢腹痛

    病证名。久痢不止,腹痛不除的证候。因久痢而脾胃虚弱,冷气在内,与脏气相搏,正邪交争,故令腹痛不除。治宜温养脾胃,用肉豆蔻散(《证治准绳》:肉豆蔻,青橘皮,黄牛角腮、当归、地榆、厚朴、黄连、干姜)。

  • 孔毓礼

    【介绍】:见孔以立条。

  • 手足烦热

    证名。指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可见于骨蒸、虚劳等。详手心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 子衣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

  • 养化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①《审视瑶函》认为此廓即巽廓,络通中焦,“心包与中焦相为脏腑,胞络营血,以滋养中焦,分气以化生,故曰养化廓。”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

  • 朴硝荡胞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又名荡胞汤。朴硝、牡丹皮、当归、大黄、桃仁各三铢,细辛、厚朴、桔梗、赤芍药、人参、茯苓、桂心、甘草、牛膝、陈皮各一铢,虻虫、水蛭各十枚,附子六铢。为粗末,酒、水煎,分四次(昼三

  • 气阴两虚

    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如:①温热病耗津夺液,出现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出现神疲形怠、少气懒言、口干咽燥、

  • 颊脂垫

    即螳螂子。见该条。

  • 陈并

    【介绍】:宋代人。著《医鉴后传》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