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虎膏

虎膏

药材名称虎膏

拼音Hǔ Gāo

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出处《别录》

来源为猫科动物脂肪油

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5.41%,不皂化物0.74%。脂肪酸中最多是油酸,次之是硬脂酸、棕榈酸,也含少量其它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另报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榈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亚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亚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计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功能主治治反胃,头疮白秃,痔疮下血。

①《别录》:"疗狗啮疮。"

②孟诜:"纳下部。治五痔下血。"

③《纲目》:"服之治反胃,煎消涂小儿头疮白秃。"

④《物理小识》:"治大麻疯。"

用法用量内服:和酒炖温。外用:涂。

复方①治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气。每以油一两,入无灰酒一盏温服,以瘥为度,油尽再添。(《寿域神方》)

②治疮秃:虎膏涂之。(《普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獭胆

    《中药大辞典》:獭胆药材名称獭胆拼音Tǎ Dǎ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獭肝"条。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

  • 单条草

    《中药大辞典》:单条草药材名称单条草拼音Dān Tiáo Cǎo别名星宿菜(《救荒本草》),灵疾草(《陕西植药调查》),小硼砂(《贵州植药调查》)。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泽珍

  • 扶桑花

    《中药大辞典》:扶桑花药材名称扶桑花拼音Fú Sānɡ Huā别名花上花(《南越笔记》),大红花(《汉英韵府》),土红花(《陆川本草》),大红牡丹花、吊钟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纲目》

  • 斜叶榕

    药材名称斜叶榕拼音Xié Yè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

  • 鸭儿芹根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根药材名称鸭儿芹根拼音Yā ér Qín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贵州

  • 块茎糙苏

    《中药大辞典》:块茎糙苏药材名称块茎糙苏拼音Kuài Jīnɡ Cāo Sū别名野山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块茎糙苏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晒干。

  • 莱菔缨

    药材名称莱菔缨别名萝卜英、莱菔英来源十字花科莱菔缨Raphanus sativus L.,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食止渴,祛热解毒。主治胸中满闷,两胁作胀,化积滞,解酒毒。用法用量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牛毛七

    《中药大辞典》:牛毛七药材名称牛毛七拼音Niú Máo Qī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全年采收,阴干用。原形态密集成丛,暗绿带黄棕色,高4~10厘米。茎直立

  • 蓝靛

    药材名称蓝靛拼音Lán Diàn别名蓝淀(《本草拾遗》),青靛(《普济方》),靛青(《邓子禹家抄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