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参见石女条。
直接灸法之一种。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以使局部皮肤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先以甘油或葱、蒜汁涂抹灸处,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易炷再灸,灸满规定壮数。这种灸法由于热力较强,
病名。见《红线女博识摘腴》。多因积热损伤胃络,经行之时,胃经之气随冲气上逆,血随气上所致。症见经行时出现周期性吐血,血色黯红,或经血量少等。治宜清胃热,引血下行。用三黄四物汤,或犀角地黄汤等方。
病名。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详喉疳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泥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正传》。即斑龙丸,见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罨,掩覆(掩盖)之意。以水或药汁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时不断更换,以达到降温、消炎、止痛和止血目的。分冷罨和热罨两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