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蛤壳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

药材名称蛤壳

拼音Há Ké

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

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

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的贝壳。夏、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文蛤: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cm,高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无臭,味淡。

青蛤:类圆形,壳顶突出,位于背侧近中部。壳外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同心生长纹凸出壳面略呈环肋状。壳内面白色或淡红色,边缘常带紫色并有整齐的小齿纹,铰合部左右两壳均具主齿3个,无侧齿。

炮制蛤壳:洗净,碾碎,干燥。

煅蛤壳:取净蛤壳,照明煅法(附录Ⅱ B)煅至酥脆。

性味苦、咸,寒。

归经归肺、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痰火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瘰疠瘿瘤,胃痛吞酸;外治湿疹,烫伤。

用法用量6~15g,宜先煎,蛤粉包煎。外用适量,研极细粉撒布或油调后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蛤壳

药材名称蛤壳

拼音Há Ké

别名海蛤壳

来源药材基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2.Cyclina sinensis(Gmelin)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原形态1.文蛤,贝壳呈三角卵圆形,质坚硬,壳长60-122mm,高约为长的4/5,宽约为长的1/2。两壳顶紧靠,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略呈三角形。小月面矛头状,狭长,楯面卵圆形,宽大。韧带黑褐色,粗短突出表面,壳表膨胀,光滑,壳皮黄褐色或红褐色,光亮如漆。自壳顶始,常有许多环形,的褐色带及呈放射状“W”或“V”字样的齿状花纹。生长线明显,细致无放射肋,腹缘圆。壳皮有时磨损脱落,显出白色。壳内面白色,前后缘略带紫色,无珍珠光泽。铰合部宽,左壳主齿3枚,前2枚短;后1枚长而宽,齿面具纵沟;前侧齿1枚,短突。右右壳主齿3枚前2枚短,呈人字排列;后1枚斜长而大;前侧齿2枚,1枚稍向腹面弯曲。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而宽,顶央圆形。前闭壳肌痕小,略呈半圆形;后闭壳肌痕大,呈卵圆形。足扁平,舌状。

2.青蛤,贝壳2片,近圆形。壳长36.5-56mm,高几与长相等,宽度约为长度的2/3。壳顶突出,位于背侧中央,尖端向前方弯曲。无小月面,楯面狭长,全部为韧带所占据,韧带黄褐色,不突出壳面。贝壳表面极突出,生长线在顶部者细密,不甚显着,至腹面渐粗大,突出壳面。表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壳内面为白色或淡肉色,边缘具有整齐的小齿。小齿愈近贝缘愈大。铰合部狭长而平。左、右壳各具3个主齿。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深,白腹缘向上方斜伸至贝壳的中心部,后端宽,至前端渐狭,呈楔形。前闭壳骨痕细长,呈半朋状,后闭壳肌痕大,椭圆形。足扁平。舌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浅海泥沙中,能分泌胶质带或囊状物,使身体悬浮,借潮流而迁移。雌雄异体,生殖腺雄性乳白色;雌性米黄色。

2.生活于近海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1.文蛤: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cm,高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无臭,味淡。

2.青蛤:类圆形,长3.6-5.6cm,高与长几相等,宽 2.5-3.5cm。壳顶突出,位于背侧近中部,歪向一方。壳外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同心生长纹突出壳面略呈环肋状,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腹缘细齿状。壳内面乳白色或青白色,光滑无纹,边缘常带紫色并有整齐的小齿纹,铰合部左右两侧均具齿3枚,无侧齿。质地细腻,薄而脆,锯时铁从纵斜纹处及生长纹处断裂,断面厚0.5-1.5mm。层纹不明显。无臭,味淡。

显微鉴别(1)文蛤,显微镜下可见层纹微弯,纹宽5-10μm,两纹相隔20-90μm;交错纹细小。粉末瓷白色,细小微粒夹极少棕黄、紫黑色微粒。

(2)青蛤,显微镜下可见层纹微弯,纹宽15-30μm,两纹相隔15-100μm,高倍镜下可见层纹边缘由两条层纹紧密排列组成。交错纹细小。粉末为白色微粒,透明,夹棕黄紫黑色微粒。

化学成分含碳酸钙、甲壳质(chitin)等。青蛤生品含碳酸钙96.01%,煅品含99.94%;文蛤生品含96.53%,煅品含98.99%。文蛤含钙38.22%,钠0.3%,侣1179×10-6铁2416×10-6,锶9151.7×10-6 ,镁396×10-6,还含钡、钴、铬、铜、锌、磷。用X线荧光光谱仪对文蛤与青蛤壳的珍珠层进行多种元素的极测,在所测的17种元素中,含量高的为钙,而碘与镁未能极出。

炮制1.蛤壳《圣惠方》:“细研。”《普济方》:“研如面。”“水飞”。《本草害利》:“宜生捣碎用。”现行,取原药材,洗净干燥,碾碎或碾粉。

2.煅蛤壳《圣济总录》:“烧通赤研细。”《直指方》:“烧灰存性,为末。”《本草蒙筌》“宜火煅作(爆),勿和剂煎汤。”现行,取净蛤壳,置无烟的炉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取出放凉,打碎。

性味味咸;性微寒

归经归肺、肾、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临床应用用于痰火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瘰疬瘿瘤,胃痛吞酸;外治湿疹,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线草

    药材名称铜线草拼音Tónɡ Xià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双穗雀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palum pospaloides(Michx.)Scribn.[Digitaria p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高粱泡根

    药材名称高粱泡根拼音Gāo Liɑnɡ Pào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高梁泡,又名:十月苗、寒泡刺、寒扭、倒水莲、乌泡竻,小漂沙、乌壳子。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红筷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筷子药材名称红筷子拼音Hónɡ Kuài Zi别名糯芋、遍山红来源柳叶菜科柳兰属植物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L.) Sco

  • 灯盏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灯盏细辛药材名称灯盏细辛拼音Dēnɡ Zhǎn Xì Xīn别名灯盏花、短茎飞蓬、灯盏草来源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iot

  • 白楠木

    药材名称白楠木拼音Bái Nán Mù别名美人柴、粘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刨花润楠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用宽刨刀刨成宽约

  • 玉叶金花

    药材名称玉叶金花拼音Yù Yè Jīn Huā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来源为茜草科玉叶金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

  • 人血七

    药材名称人血七拼音Rén Xuè Qī别名野人血草、大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的带根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lophorum lasiocarpum(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