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蜂窝草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

药材名称蜂窝草

拼音Fēnɡ Wō Cǎo

别名打毒金

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 zeylanica (L.) R. Brow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感冒,头痛,牙痛,咳嗽,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蜂窝草

药材名称蜂窝草

拼音Fēnɡ Wō Cǎo

别名蜂巢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绣球防风(《文山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全株有绒毛。茎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边缘有粗齿。花白色,轮生于叶腋内;花冠管藏于萼内,肢2唇形,上唇短,直立,内陷,被长柔毛,下唇3裂;雄蕊4,上举;花落后留下很多残存的花萼,形如蜂窝。小坚果卵形,钝头。

生境分部生于村边,路旁、荒野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温。"

功能主治解表,止咳,通经,明目。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闭经,夜盲症,疥癣。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解表,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咳。"

②《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窟,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不良,夜盲症。"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癣,皮肤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蜂窝草

药材名称蜂窝草

拼音Fēnɡ Wō Cǎo

英文名Herb of Ceylon Leucas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及蜂果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zelanica (L.) R.B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80cm。全株被绒毛,茎四棱形,具的沟槽。叶对生;叶柄长约0.5cm,密被刚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5-5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狭长,边缘疏生圆齿状锯齿,侧脉3-4对,上面微凹,下面稍突出。轮生花序生于叶腋内,小圆球状,花白以;花萼管状钟形;花冠管藏于萼内,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下唇较上唇长一倍,下唇呈3裂,中裂片椭圆形;雄蕊4,花丝丝状,具须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浇后留下很多残存的花萼,形如蜂窝。小坚果椭圆状近三棱形,粟褐以,有沟泽。花、果期一年国上季。一年生草本,高20-40cm。茎直立,呈四棱形,具沟槽,有刚毛,常有分枝。叶线形或长圆状线形,叶缘生有粗圆齿,两面有糙毛,侧脉约3对;叶柄极短或无柄,密被刚毛。轮伞花序生有糙毛,偶脉约3对;叶柄极短或无柄,密被刚毛。轮伞花序生于枝顶,圆球状,多花密集,密被刚毛;花萼管状;萼口偏斜;花冠白色,略长于萼筒,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下唇呈2裂状,中裂片长而大;雄蕊4,花丝扁平,花药卵圆形,2室叉开。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光滑。花、果期一年四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砂、壤质的滨海地、田边、路旁及向阳坡地或杂草丛中。

生于田边、旷野等潮湿之处或砂质壤土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78cm,表面具纵槽,有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褐毛。轮伞花序;花萼筒状钏形。小坚果椭圆状三棱形。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糖甙[1],蜂巢草内酯(leucolac-tone),谷甾醇(sitosterol_,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3]。种了油中含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4] 。

药理作用蜂窝草氯仿和乙醚提取物对石膏状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发癣菌有抗真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国5mg/ml,蜂窝草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1]。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止咳;明目;通经。主感冒;头痛;哮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牙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讹诈盲;蜂窝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解表, 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咳。

2.《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痛,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不良,夜盲症。

3.《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癣,皮肤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桐木

    药材名称桐木拼音Tónɡ Mù出处《纲目》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化学成分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异泡桐素、d-芝麻素、d-细辛素。幼枝含与丁香甙有关的、结构未明的葡萄糖甙

  • 石花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花菜药材名称石花菜拼音Shí Huā Cài别名琼胶、洋菜来源藻类红藻门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Lamx.,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岩石松

    药材名称岩石松拼音Yán Shí Sōnɡ别名龙胡子、龙胡须、旱灵草、中华石松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中华石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perzia chinensis(Christ)Chin

  • 新香草

    药材名称新香草拼音Xīn Xiānɡ Cǎo别名新地生、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云南长蒴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yunnanensis (Franch.)

  • 山蜡梅

    药材名称山蜡梅拼音Shān Là Méi别名香风茶、毛山茶、岩马桑来源药材基源: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采收和储藏

  • 蛤仔

    《全国中草药汇编》:蛤仔药材名称蛤仔拼音Há Zǎi别名蚬子来源瓣鳃纲帘蛤科蛤仔Venerupis (Amygdala) philippinarum (Adamset Reeve),以贝壳、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七角枫

    药材名称七角枫拼音Qī Jiǎo Fēnɡ别名接骨丹来源五加科七角枫Macropanax rosthornii (Harms )C. Y. Wu ex Hoo [Nothopanax rosthorn

  • 冲天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药材名称冲天果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