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尾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邪热犯肺或积热伤肺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热嗽者,年少力壮,体气充满,将息伤热,积热所成,故致热嗽。”《圣济总录·咳嗽门》:“热嗽之状,嗽而少涎。由邪热熏于上焦,客于肺经,使津液内燥,
亦作“人痾”,五不男之一,亦称“变”。见清·卢若腾《岛居随笔》。类于两性畸型,俗称阴阳人。详五不男条。
古医官职称。北齐和隋代尚药局均设是职。北齐尚药局设典御2人,统管医药事宜。
病证名。《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大肠虚则齿露。”症为龈乳头萎缩而齿根暴露。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
见《泉州本草》。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气(肾本身的精气)的充实,而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