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阳气失亡,以汗出不止为主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张氏医通·杂门》:“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芪,外用温粉扑之。”参见亡阳症条。②作无阳解。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犁头尖之别名,详该条。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介绍】:见汪宦条。
又称阳脉。经脉中之属阳者,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
证名。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大便多粘沫。参见泄泻、痢疾条。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蟹睛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小者黑亮如蝇头,稍大如蟹眼,故名。详蟹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