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即元气。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棕榈皮之简称,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泽廓。详该条。
病名。指接触沥青而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因体质特异,沥青热毒入侵,蕴郁肌肤所致。以颜面、颈、手指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多见。初起为光泽红斑,干燥灼痛或瘙痒;继则肿胀,皮肤
出《雷公炮炙论》。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即红中蚀烂舌。详该条。
病证名。出《肖山竹林寺妇科》。多因肾水涸竭,肺津焦燥,产后血气已损,肾阴肺津耗竭所致。症见舌黑如尘,心闷发烧,口燥,耳焦唇青。治宜滋养阴液。用增液汤加知母、鲜石斛等。也有主张用春泽汤(猪苓、泽泻、茯苓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外来邪气(六淫、疫疠、饮食积滞)客于人体,应当驱除。如疏风、散寒、清暑、祛湿、消导等法。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荆州(今湖北境内)人。精外科,善治骨折,对复杂性骨折病人,使用药酒麻醉,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切开皮肉,剔除碎骨,外贴药膏,封闭伤口,即愈。
病证名。又名黑夜睛明症,白昼青盲症。《证治准绳·杂病》:“夫人体天地之阴阳,昼明夜晦理之常也,今晦冥之中倏忽见物,是背于阴阳矣。”乃“肾水不足,虚阳僭上故耳,若不滋肾水以益真阴,则水不升而火不降,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