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褚澄

褚澄

【生卒】:?~483

【介绍】:

南北朝南齐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彦道。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建元年间(479~480)为吴郡太守。博好医方,精岐黄术,无问贵贱皆先审其苦乐、荣悴、乡壤、风俗、水土所宜、气血强弱,然后裁方用药,故治病多效。著有《杂药方》20卷,今佚。现存有题名褚澄撰《褚氏遗书》1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唐末黄巢发冡,得石刻医书弃之,僧人义湛抄录其文,刘义先锓木而传世,名曰《褚氏遗书》。

猜你喜欢

  • 土栗

    病名。生于足跟的肿疡。《外科大成》卷二:“土栗,生于足跟之旁,黄肿如琉璃,无脓,由行路崎岖,肭伤筋骨所致。”又名琉璃疽、跟疽、牛茧蚕。因局部长期受压和磨擦,气血阻滞所致。生于足跟部,疮形如枣栗,色黄而

  • 睛明骨伤

    病名。即额骨眉弓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由跌打所致。轻者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重则骨陷下。治宜按一般外伤和骨折处理。

  • 窝儿参

    见《陕西中草药》。为窝儿七之别名,详该条。

  • 阴毒

    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种病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其证类似后世所称之温疫、温毒发斑,以其面目青、身痛,故称“阴毒。”

  • 脏寒腹胀

    证名。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脏寒腹胀之症,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内经》所云正水,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多因真阳素虚,脏气

  • 项强穴

    ①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主治项强。直刺0.5~0.8寸。②落枕穴别名,见该条。

  • 新制柴连汤

    《眼科纂要》卷上方。柴胡、黄连、黄芩、赤芍药、蔓荆子、栀子、龙胆草、木通、甘草、荆芥、防风。水煎服。治目暴痒、暴肿、暴红,一、二日后,畏风畏明,见风、见光则痛如针刺,或泪下如滚汤者。

  • 新编注解药性赋

    书名。又名《编注药性》、《注解药性赋》。明·刘全备(克用)编注。书前首论用药与四时治法之关系。正文采用歌赋体,大字书写药性歌赋,小字注出该药典故,治验、性用、单方等。书末列述各脏腑用药法及补真养性内容

  • 缩沙蜜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

  • 专精

    专,纯净;精,精华。如心为五脏六腑之主,故“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素问·解精微论》)。又如司岁之年,收备的药物气全力厚,是因为能得天地纯净之精气,故曰:“先岁物……天地之专精也。”(《素问·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