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角叉菜

角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叉菜

药材名称角叉菜

来源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有抗胃蛋白酶或抗溃疡病作用。

角叉菜胶可作轻缓泻剂,同时用于骨科,能促进结缔组织增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角叉菜

药材名称角叉菜

拼音Jiǎo Chā Cài

英文名Carageen

别名鹿角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藻科植物角叉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ndrus ocellatus Holm.

原形态藻体红紫色,软骨质,强韧。丛生,高5-12cm,基部亚圆柱形,逐渐向上则扁压成楔形,上部叉状分枝2-7次,腋角宽圆,扇形,扁平,顶端舌状或二裂浅凹,钝形,边全缘略厚,或有简单分叉、楔形、舌状、短或长的小育枝。髓部由许多纵走与表皮平行排列的长形藻丝组成。四分了解子囊散布于分枝上部的两面,呈不规则的圆点状。成熟的囊果椭圆形,于藻体的一面突出;另一面凹陷。固着器壳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潮带到低潮带岩石上或风浪较平静的中潮带石沼中。

资源分布:分布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紫红色,片状,多分枝,呈扇形,长约7cm,软骨质。主枝基部扁圆柱形,有壳状固着器,上部扁平,具有2-7次叉状分枝。囊果椭圆形,在藻体的一面突出,相对面下陷,对着日光观察,可见中央部分较暗,四周呈半透明环状,形似眼球。气微腥,味微咸。

化学成分含角叉菜胶(carrageenan),D-红藻酸(D-rhodic acid)。

药理作用从角叉菜中提取的角叉菜胶,是以D-半乳糖为骨架构成的硫酸化多糖。体外试验中,将10μg/ml角叉菜胶加入单纯疱疹粉病毒Ⅰ型感染不久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其机制不是因为抑制了病毒进入细胞或附着细胞,而是抑制了病毒进入细胞后的某一复制步骤。角叉菜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一定致肿作用。1%浓度的角叉菜胶0.1ml注射于大白鼠右侧后足跖腱膜下,可使大鼠足踝关节肿胀,现已被广泛用于制备炎症动物模型。

性味甘;咸;寒

归经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和胃通便。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感冒寒热;痄腮;胃脘疼痛;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2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藻: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和胃通便功能。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亦可作轻泻剂,民间常食用。角叉菜胶用于骨科,可促进结缔组织及骨胶原的生长,增加儿童骨胳对钙的吸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娃娃拳

    《中药大辞典》:娃娃拳药材名称娃娃拳拼音Wá Wɑ Quán别名扁担杆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麻糖果(《四川中药志》),拗山皮(《贵州草药》),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江西《

  • 裸茎金腰子

    药材名称裸茎金腰子别名亚吉玛[藏语]来源虎耳草科裸茎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云南、新疆、西藏。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利胆,止

  • 蛇藤

    药材名称蛇藤别名穿山龙[福建]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以根入药。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疏风祛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鸭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鸭跖草药材名称紫鸭跖草拼音Zǐ Yā Zhí Cǎo别名血见愁、紫露草来源鸭跖草科紫鸭跖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莙荙子

    《中药大辞典》:莙荙子药材名称莙荙子拼音Jūn Dá Zǐ别名菾菜子(《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莙荙菜的种子。功能主治孟诜:"煮半生,捣取汁含,治小儿热。"

  • 鸡脚参

    药材名称鸡脚参拼音Jī Jiǎo Shēn别名化积药、山萝卜、地葫芦、直管花来源唇形科鸡脚参属植物鸡脚参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Diels)Hand.-Mazz.,以根入药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药材名称玉溪天仙藤来源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

  • 松球

    《中药大辞典》:松球药材名称松球拼音Sōnɡ Qiú别名松实(《别录》),松元(《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松等的球果。化学成分种仁含蛋白质15.3%,脂

  • 漆树皮

    《中药大辞典》:漆树皮药材名称漆树皮拼音Qī Shù Pí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干皮或根皮。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接骨。用法用量外用:捣烂酒炒敷。摘录《中药

  • 赤翅蜂

    药材名称赤翅蜂拼音Chì Chì Fē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蜂科昆虫赤翅蜂的全虫。原形态体形较大,长约3厘米,展翅时阔约5厘米。赤色,有黑褐色及黄褐色的斑纹。头大,色黑,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