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闽南民间草药》。为野烟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即儿茶,详该条。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重实雄声体热为,三焦气壅在心脾。伤风咳嗽咽喉痛,结涩肠中粪出迟。
病名。指形若鼠尾的痔疾。见《外科正宗》。即无明显症状的外痔或赘皮外痔。常勿须治疗。
病证名。①先下血而后带下淋沥不断。《证治要诀》:“有带疾愈后一二月或再发,半年一发,先血而后下带,来不可遏,停蓄未几,又复倾泻,此名漏带,最难治者也。”②指带下如同经血漏下之势(《竹林女科》)。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美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32。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腿外侧,腘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取穴。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始设于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阶正二品,以后各代略有增减,其官阶亦有变化。参见太医院条。
证名。多由火毒炽盛,疫毒薰灼肺经,致鼻孔干燥,黑如煤。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