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系指面部皮肤的色素沉着性疾患。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面皯、黧黑、面尘。由肾亏火旺,血虚不荣,火燥结滞或肝郁气滞所致。多发于面部,以女性多见。皮损呈黄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形状大小不一,色枯不泽,境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于外感六淫引起者。包括风寒喘逆、暑湿喘逆、燥火喘逆等。详各该条。
即磁石。见该条。
出《卫生杂兴》。即芭蕉油,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有《本草要诀》1卷,已佚。
见《安徽中草药》。为四季青之别名,详该条。
民族医书。罗秉芬等编译。全书收载编号为P.T.1057号、P.T.127号、P.T.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
见《江苏中医》(5):31,1960。为甜瓜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杨继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