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珠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琴叶榕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桂枝、白芍药、甘草、黄芪、生姜、大枣。水煎服,须臾饮热稀粥,取微汗。治黄疸脉浮宜汗者。
即二仙汤,见该条。
带下证型之一。多因肝郁久而化热,犯脾聚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伤冲任带脉所致。症见带下淋沥不断,色黄或赤白相兼,粘稠味臭,胸乳胀闷不舒,精神抑郁易怒,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尿色黄等。治宜泻肝清热,利湿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病证名,为常见于夏秋李节的儿科胃肠道疾病。《医学纲目》:“小儿痢疾,大抵多由脾胃不和,饮食过伤,停滞不能剋化,又为乳母恣食生冷热毒厚味以传之,又为风温湿热之邪以干之,故有此疾。”痢疾不论男女老少,皆可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五音之一。肺音商,其音铿锵清肃,轻而促。
【介绍】:见唐大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