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高濂条。
化痰法之一。治疗寒痰的方法。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症见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淡苔滑。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细辛等。
针灸疗法的一大类。简称针法。指应用特制的针具,刺激肌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一般是指用毫针刺激经穴、奇穴等治疗疾病(即体针);如以其它针具及特殊刺激形式或刺激特殊部位的穴位者,则另有专称。如耳针疗法、
舌诊著作。2卷。清·杨云峰撰。上卷结合虚实、阴阳、脏腑等阐述临床验舌之法;下卷分析见何证、舌,当用何方治疗,多系作者经验之谈。但书中认为验舌“其法不出乎五行……其理总源于太极”的见解是值得商榷的。本书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病名。①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郁指郁结而气不舒,冒指昏矇而神不清。因产后失血过多,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所致。由于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而上冲。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金匮要
病名。由脉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脉痹者。《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诸病源候论·心痹候》:“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白蔻仁(研末,冲)、木香各六分,藿香、香附、陈皮各一钱半,砂仁八分,檀香五分,母丁香四分,生甘草三分,淡竹茹三钱。水煎服。治感受暑湿秽浊,呕恶少食,胸膈烦闷,腹痛泄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