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睡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出《海上集验方》。即胡桃仁,详该条。
病名。是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阴道炎。临床表现有白带量多,呈灰黄色,有泡沫及腥臭气味,尿频尿痛,外阴搔痒,阴道粘膜充血,有散在红点。当按带下、阴痒辨症治疗。局部用药:①苦参、龙胆草小煎去渣冲洗。②苦楝根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留仙。江苏松江县人。专门喉科有年,采辑有关成方,参以己见,编成《喉科指掌》等书,为近代喉科书籍中流传较广的一种。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此由邪热在脏,气冲于目,热气切于血脉,蕴积不散,结而生息肉,在于白睛肤睑之间,即谓之息肉淫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