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要诀·脚气》。即足心痛。参见该条。
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沟,见该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调,调节、料理之意。指产时料理产妇应注意的事项。《傅青主女科》:“调产者,产母临月,择稳婆,办器用,备参药。产时不可多人喧闹,二人扶身,或凭物站。心烦,用滚水调白蜜一匙,独活汤更妙,或肌服糜粥少许,勿
书名。《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篇为总论部分,阐述温病的概念,温病、伤寒的区别,温病与温疫的关系,并对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的介绍;下篇各论部分,能融会古今温
治疗肾火上升的方法。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痠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背上部肺俞穴处,手由上可搭着者。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上鼠疽、肩后疽、左右串。证治见有头疽。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疣。详干日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