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针灸体位。详坐位条。
参见痘疹全书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白蔹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③见《江苏药材志》。为鬼箭羽之别名。④见《分类草药》。为商陆之别名。⑤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10卷。旧题清·叶桂释义。撰于1745年。作者注释《本事方》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原系稿本,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
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①见《陆川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苦地胆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葛应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