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脚气疮。详该条。
又名胎衣、混元母、混元衣、混沌衣、紫河车、水衣、子衣、儿衣。即胎盘和胎膜的总称。药用功能大补精血。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说约》卷五方。牛膝、蛤粉、当归、苍耳子、皂角刺、红花、金银花、甘草各二钱,蝉蜕二十个,穿山甲(土炒,为末)二十一片,土茯苓四两,大黄五钱至一两(自利者不用),精猪肉四两。用生白酒煎服,猪肉过口,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张骥撰。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分别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
病证名。指囟门突出,隆起如堆的证候。多见于发热和惊厥的患儿,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囟填,由乳食不时,饥饱不节,或热或寒,乘于脾胃,致脏腑不调,其气上冲所为也。”因热上冲者
证名。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①指脘腹胀满,甚则可见有块坚痛。《医林绳墨·臌胀》:“中满之症,中气满闷,当胸之下,胃口之上,一掌之横,按之坚石,有形作痛,此名中满者也。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
病名。喉痈的一种。《喉科指掌》卷五:“单喉痈,或左或右,身热背寒,脾肺之症也。有红点者,风火;无红点者,风寒。”
①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竹叶椒之别名。②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