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索粉积,食之失度而成积,胸腹间若有所梗也。宜枳实、莱菔子。方用紫苏汤。”亦可用紫苏浓煎汁加杏泥服,即散(见《世医得效方》卷四)。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按:《黄帝内经太素》“三寸”作“二寸”);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张景岳注:“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留、交信也。
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白眼痛者,俗呼为害白眼。其证不红不肿,沙涩疼痛,多生红丝赤脉,乃脾肺络伤湿热,兼气分伏火上冲所致。”详白眼痛条。
见《吉林中草药》。即蜘蛛,详该条。
即耳廓。详该条。
鼾,卧息也(《说文》)。即睡眠中之鼻息声。①属生理性者,为熟睡时鼻中发出呼吸之粗鸣声。可参见息必鼾、鼾声条。②属病理性者,多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志昏迷者亦往往鼾声如雷;后鼻道有阻塞性病变
见《四川中药志》。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理虚元鉴》。指治疗虚劳病证,禁用燥烈、伐气、苦寒的药物。
见修事指南条。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背中心筋缩穴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心发。多因心火盛,热邪聚会于该处而发。证治见有头疽。